小儿斜视及弱视常识

  

 

  一般说来,3~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视力表检查来确诊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了。家长也可以自行对孩子进行一下检查: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改变物品的方向后,观察孩子是否有追随反应(可选择由大到小的一组物品,摆放方式应由近至远);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在检查过程当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有异常情况,请马上带孩子到的医院检查。

  什么是弱视?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和不能矫正称为弱视。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8~0.6;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5~0.2;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什么是斜视?

  当两只眼睛不能同时看一个目标时,我们就称为斜视,一般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上斜视。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弱视?

  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是否离书本太近;看人看物时是否两只眼睛一齐注视,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的情况;看人时是否总歪着脑袋。无论有无以上情况,都应常规定期到医院检查,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有效办法。

  怎样认识弱视的严重程度?

  弱视儿童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低视力,成为立体盲。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研究表明:3~7岁为治疗期,80%~90%都可治疗,7~10岁尚可治疗,10~12岁不易治疗,12岁后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成年后治疗无效。

  儿童弱视治疗的具体步骤如何?

  弱视治疗的原则是: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对于先天性斜视者是先手术矫正斜视,再进行弱视训练。对于合并高度数斜视的弱视,先治疗一段时间弱视,待视力部分提高后手术矫正斜视,眼位矫正后再继续治疗弱视。

  弱视眼经治疗后,视力恢复到正常是不是该停止治疗呢?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仅是治疗的步,以后还要训练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功能,如不作进一步训练,原来取得的正常视力也将是不稳固的。

  弱视儿童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饮食对弱视儿童的视力影响不大,注意不要挑食,多吃些粗粮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补充些维生素。

  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治疗弱视?

  (1)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家长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4)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镜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仪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得准。

  (5)坚持及时复诊。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儿童每一个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弱视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使少儿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的发育发生混乱而产生视觉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由眼病引起的,不是一种眼器质性疾病,而是眼功能性疾病,但无法用戴眼镜矫正。

  很多人以为,眼睛视力不好就是近视,要不就是弱视。其实眼睛视力不好,有可能是屈光不正引起的,比如近视、远视、散光,也有可能由眼病引起,但不一定是弱视。

  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视力障碍,视功能发育是正常的,戴眼镜可以提高视力,而弱视戴眼镜无法提高视力;其它眼病引起的视力下降也不能通过戴眼镜矫正,比如角膜、晶体、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组织结构病变,而弱视没有这些病变,只是眼功能有障碍。

  咨询电话: 4007-008-009

什么是斜视

  

 

  斜视,就是我们常说的斜眼。人的眼睛是由六条眼外肌控制的,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各眼肌肌力强弱相当的时候,两个眼球能保持正常的位置,不偏斜,能达到双眼单视的效果,这是正位眼。

  如果眼球发生偏斜,双眼单视的功能失去控制就形成斜视。斜视从外观来看,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从病因来分,分为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斜视三大类。(详询4007-008-009)

斜视如何辨别

  

 

  爱尔眼科医院斜弱视专家李军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判断孩子是否是斜视,不可只从眼睛的外观下结论。要辨别孩子是否斜视,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家长用右手持一只手电筒,让光水平照在孩子两眼正中央的鼻梁处,并嘱咐孩子自然向前方看灯,此时,孩子双眼瞳孔正中央会出现一个反光点。家长用左手迅速交替遮盖孩子左右眼,保证每次遮挡时孩子只有一只眼能够看到灯。在此过程中,家长需仔细观察孩子双眼瞳孔区的反光点是否有移动。如果发现反光点移动的幅度较大,及时带孩子来小儿眼科进行排查。

  另外,如果孩子在户外强光下经常眯一眼,或常常采用歪头、侧脸、抬高下巴等特殊头位来视物,家长需用相机拍下这些场景收集好资料,并及时带孩子来眼科检查。有斜视家族史的家长也要多多关注孩子的眼睛。

弱视危害

  

 

  预防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学龄前儿童应尽早安排几次视力检查和一次专门的眼科检查,弱视治疗的年龄是3岁~6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视力残障”。

  爱尔眼科医院专家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像的刺激而不会衰退。弱视则不同,由于患眼的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而衰退,如不及时防治,患者的视力便会永远低下。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可能逐渐衰退,因此弱视将影响患者一辈子的生活。弱视不但视力差,同时也没有立体视觉,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三维空间,不但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即便是患有轻度弱视的儿童长大后也必然学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也无法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所以患弱视如不及时治愈,将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

长沙市今年将对全市1000名低、弱视力患者进行免费救助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国视力残疾患者达1233万,且每年大约新出现低视力患者135万人。我国弱视人数更是超过2000万人,弱视会导致眼睛视功能的多方受损,如调节力、扫视力、追踪能力、空间辨别能力、对比敏感度及手眼协调能力等。弱势患者视力低下,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低、弱视力救助及康复一直受到包括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全国“八·五”部康复规划到 “十二·五”规划,都将低、弱视力救助、康复列入了。

  为更好服务广大残疾人朋友,扩大康复救助覆盖面,让更多视力障碍对象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救助服务,长沙市政府将于今年在我市实施“光明·关爱”低、弱视力救助项目,向全市1000名低、弱视力障碍者进行救助。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等承办方将深入全市城区的学校、幼儿园、社区(村)免费对低、弱视力患者进行全面筛查,对符合低、弱视力康复条件者,市残联按500元/人的标准,对配发助视器、进行康复训练等项目进行补助,检查费用则将由承办医院承担。

  即日起,凡长沙市辖区居民,有康复需要的低视力及弱视患者可开始报名,报名电话:0731-85229669。

暑假,斜弱视手术的“黄金期”

  暑假来临,对于平时学习任务繁重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松口气了。于是,有很多人把目光又投向了“久违”了的电视和电脑。然而,爱尔眼科视光配镜中心杨积文主任提醒学生及家长们,孩子的眼睛也需要“假期”;而且,此时是视力保健、康复的良好时机。

  近视、散光的早期征兆

  人们一直认为,视力减退是“悄悄”地降临,直等到发现视物模糊时,则木已成舟。其实,在视力减退之前,近视眼的发生是有预兆、有信号的。

  眼睛疲劳,有些小学生或中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抬头再看面前的物体,有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有些人在望远久后再将视力移向近处物体,或望近久后再移向远处物体,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睛睫状肌调节失灵的表现,是由眼疲劳所致。另外,有的少年儿童会反复发生霰粒肿、麦粒肿或睑缘炎。这些儿童视力虽然可达到1.0以上,其实已经“奏响”了近视眼的前奏曲。

  知觉过敏在发生眼疲劳的同时,许多人还伴有眼睛灼热、发痒、干涩、胀痛,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由于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甚至有的孩子会产生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也有些迟钝,脾气变得急躁等症状。眼科医生将这些称为“近视前驱综合征”。从中可见近视前首先出现的并非视力下降,而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近视眼也并不单单是眼睛的问题,而是与全身变化息息相关。

  据爱尔眼科视光配镜中心统计,近视眼发生的先兆症状,40%先表现在敏感的三叉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视力问题,就应注意视力的检查和保健,包括日常的饮食、读写姿势等等。

  儿童弱视、斜视:抓住诊疗期

  弱视是儿童眼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病,其发病率为5%;少年儿童斜视患病率也已超过1%。

  据爱尔眼科视光配镜中心介绍,儿童弱视的特点是矫正视力仍低于0.9。除先天因素外,主要由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因素引起。弱视患儿不仅视力差,更重要的是患儿双眼看一物体时不能产生完整的立体感,致使许多需要精细操作或正常立体视觉的工作无法完成。如果家长观察到幼儿常侧着头或凑到很近去看东西时,就要请医生检查其视力。弱视治疗时期是3至6岁,其次是7至10岁和10至14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诊疗难度逐渐增加,疗效也会越来越差。

  斜视是指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两只眼的位置不能对称。斜视不仅破坏人的形象,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而且极易导致弱视。治疗斜视对年龄的要求很严,先天性斜视应在2岁内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在6岁以内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

  儿童斜视、弱视要早查早治

  爱尔眼科专家介绍,目前,斜视、弱视已成为小儿常见的眼科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爱尔眼科视光配镜中心在运用功能训练及药物综合治疗弱视方面有重要进展。在手术治疗各种复杂斜视方面也有突破性进展,矫正成功率有很大提高。斜视、弱视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异常先兆,3岁以上儿童要定期查眼,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避免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为防止儿童斜视、弱视的发生,要加强儿童眼睛,切实合理用眼,避免超负荷用眼。

  2012暑假,爱尔斜视、弱视训练营开营啦

  长沙爱尔眼科斜弱视训练基地成立以来,经过训练和治疗,90%患者达到或超过预计效果,在爱尔经过家长、孩子和我们的努力,在爱尔眼科进行弱视治疗的儿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现今国际技术,将的电脑技术与的视觉和现代神经生理学理论相结合,使治疗弱视的有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0%(无器质性病变)。我们承诺治疗周期短、费用低、 治疗后,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会全程跟踪服务,直至康复,让您和您的家人得到在 其它地方得不到的超值服务!

爱尔眼科教您认识斜弱视

  斜弱视的发生是由于当斜视发生时,双眼不能同时注视指定目标,同一物体的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而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当斜视发生时,双眼黄斑注视不同目标,由于融像功能存在,大脑中枢将双眼黄斑注视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重叠在一起而产生混淆视。复视和混淆视均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冲动,长期会导致弱视发生。

  斜弱视的特点:

  (1)单眼斜视易发生弱视,而交替性斜视由于双眼存在交替注视和交替抑制,因其抑制是暂时的,故不易形成弱视。

  (2)内斜视常发生双眼单视觉功能形成之前,故易形成弱视。而外斜视发病较晚,并常有间歇期,而且黄斑抑制较轻,一旦斜视被矫正,易恢复双眼单视觉功能。内斜视的弱视较外斜视发生率高4倍左右。

  (3)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较好。

  (4)斜视发生越早,单眼斜视持续时间越长,弱视程度越深。若3岁以前出现斜视时,弱视的发生率高,而且不易治愈。

  斜弱视的预防保健方法

  (1)遮盖疗法要等待视力恢复正常后逐步地去除。先每天打开2小时,1个月后疗效巩固则延长打开时间至每天4小时,以后到6小时、8小时,直至全日打开或由全遮盖改为半遮盖巩固疗效。巩固疗效期间,不放松精细作业。

  (2)视力正常后头6个月需1月复查1次,以后改为3个月、半年1次,直至追踪复诊3年治愈为止。

  (3)如果发现弱视眼视力下降,可重新遮盖健眼,弱视眼仍能提高到原来的水平。

  (4)对斜弱视除进行增视疗法外,努力训练两眼单视机能和融像力也是关键。如发现视力下降,则应恢复后像治疗,后像疗法不应突然停止,应逐渐减少次数及延长间隔,慢慢停止,停止后应经常用弱视眼看电影、电视、写小字、做精细工作,或在绘有黑白线条的转盘上做绘画游戏,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刺激黄斑机能,防止退步。